“让党旗在育种一线高高飘扬,用科技力量守护‘菜篮子’安全防线!”近日,在歇马育种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党课”正在火热开展。十字花科蔬菜遗传育种师生党支部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将党建课堂搬到科研一线,以“党建红”引领“科技绿”,在甘蓝花海中奏响种业振兴的奋进曲。

“甘蓝自交不亲和性是制约杂交育种中亲本繁育的关键瓶颈,大量的甘蓝亲本需要人工自交。”党支部书记李勤菲教授手持新型授粉器,现场演示人工蕾期自交技术要领。师生党员们组成“科研攻坚小组”,以“工匠精神”开展人工授粉实践。博士生党员方天一感慨:“这次沉浸式党建活动,既破解了理论难题,又锤炼了实践本领,真切体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刻内涵。”

大棚里面35℃高温,党员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但科研热情持续高涨。“党员不仅要坐得住实验室,更要下得了试验田!”青年教师党员吴磊一边指导研究生授粉工作,一边分享科研心得。支部创新建立“1+N”传帮带机制,由教师党员牵头组建“授粉技术攻坚队”,带领学生党员开展新品种创制与繁育研究。在金黄的花海中,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与芬芳花香交织回荡。

夕阳为试验田披上金色霞光,党员们沾满花粉的双手与胸前党员徽章相映生辉。这场历时40天的实验室-田间接力实践,累计完成5个甘蓝品种、2000余株的杂交授粉、以及千余株自交授粉工作,为培育优质高抗甘蓝新品种提供了重要资源。支部构建起“党建+科研+育人”三维融合机制,实现了党员素质与科研创新的双提升。

未来,师生党支部将继续以科技为笔、以大地为纸,在种业振兴新征程上勇当排头兵,让更多“中国芯”种子扎根沃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李勤菲 杨长錡 高梦洁 审核:张靖悦 王强 校发:许淑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