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风景园林相关专业学生的创作力与实践能力培养,重庆市第27届菊花艺术展组委会联合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重庆市园林行业协会、重庆市花卉盆景协会、重庆市南山植物园管理处,于南山植物园举办“第二届川渝大学生花境作品实作展/赛”。学院风景园林系师生团队在此次大赛中表现卓越,斩获两项金奖、一项银奖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学院学子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积极响应,精心组织
大赛启动以来,学院高度重视,风景园林系学生报名踊跃。经学院统筹与选拔,最终组建了由24名本科生组成的3支参赛队伍,由陆万香、罗爱军、周华科、于士祥、石秀丽五位老师全程指导与组织协调,确保了从方案深化到现场施工各环节的顺利进行。
迎难而上,雨中筑梦
本次大赛现场施工布置阶段为10月17—20日,在为期四天的建造过程中,天气条件较为恶劣,持续降雨给建造带来较大挑战。地面泥泞湿滑,增加了搭建构筑和搬运材料的难度;各组构筑状况频发,从结构搭建的稳固性问题到植物搭配的协调性难题,都考验着同学们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面对困难,师生团队沉着应对:老师们现场研判问题、优化方案,学生们分工协作、冒雨作业,在保障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高效推进花境作品建造,充分展现了学院师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顽强的奋斗精神。

硕果累累,载誉而归
经过激烈的角逐与严格的评审,学院三组作品从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全部获奖。这不仅是参赛师生精心设计、匠心打磨的成果彰显,更是学院深耕教学实践、注重创新培育的有力印证。荣誉背后是团队协作的凝心聚力,是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更是师生携手向前、勇攀高峰的生动写照。
实践感悟,知行合一
回顾此次参赛历程,同学们感触良多。有同学表示:“四天的雨中建造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当我们看到自己的作品从图纸变为现实,所有的汗水都化作了成就感。” 还有同学谈到:“这次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风景园林不仅仅是设计,更是协调、沟通与执行的综合艺术,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动手实践中得到了深化和巩固。”
此次大赛喜获佳绩是学院长期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注重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生动体现,充分展示了学院风景园林系师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卓越的创新实践能力。未来,学院将继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专业竞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而努力。
附:具体获奖作品情况
金奖作品《灵·绘山》
作品介绍:作品捕捉一抹山城的神韵,以质朴的“竹编”艺术,勾勒出起伏连绵的山形轮廓。竹编的经纬之间,是山峦的呼吸与骨骼,其挺拔向上、虚实相生,在光影中化为空间的视觉焦点与精神图腾。植物是这片天地的血肉与情感。菊花以其凌霜绽放的风骨,与竹编山体所蕴含的坚韧力量,共同诠释着向上生长的生命意志。周围郁郁葱葱的乔木与灌木,进一步烘托出巴渝山地的自然生机。

金奖作品《归巢》
作品介绍:六棱木构叠合为巢,环抱一方归心之境,引游子重返巴渝热土,于菊丛深处寻根溯源。徜徉间,镭射窗口如时光万花筒,折射山城旧影新事,每一步都是与故土的沉浸对话。仰首间,曼陀罗风动装置悬枝轻旋,以傲骨之姿为故人指引归途。菊韵、木构、风铃交织成根脉与远行的对话——根植热土,心向万象,筑一座有形之巢,安放无尽乡情。

银奖作品《舟载鲸落,花绽山城》
作品介绍:这方花境,以舟为骨,勾勒鲸落,繁花自此挣脱、奔涌、绽放,这是生命于沉淀之中的涅槃,更是山城重庆“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精神写照。轻舟与鲸落,铸就城的骨与魂——骨是山的坚韧,魂是海的浩瀚。于此,历史尘埃与当代潮音激荡出新生,如秋菊傲霜,旧枝绽新蕊。我们将这座城的韧性刻入花意——它承载千年,却向世界敞开;每一次“鲸落”,都为更绚烂的新生。沉“鲸”侧畔千帆过,生命永恒向前。

初审:林小力
复审:许淑雅 罗爱军
终审: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