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生活动

行走的思政课|学院暑期“三下乡”巫山实践团走进竹贤乡下庄村

来源: 日期:2025-07-09点击:

7月5日,学院暑期“三下乡”巫山实践团驱车来到竹贤乡下庄村,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走绝壁天路、参观下庄人事陈列馆、开展爱心支教活动,拜访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现场聆听“当代愚公”毛相林讲下庄人开凿“天路”的故事。

绝壁凿出通天路 七年坚守换新天

下庄村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深谷之中,四面绝壁,被称为天坑村。在1997年之前,村民们要出村,只能攀爬近乎垂直的悬崖峭壁。“那时候出趟门就像走鬼门关,稍有不慎就会坠崖。”毛相林回忆道。

没有路就没有出路,毛相林立志改变村庄的命运,他要为下庄村修一条通往山外的路。1997年腊月初八,时任村支书的毛相林带领村民打响了下庄人向命运抗争的第一炮。没有专业机械设备,村民们就用最原始的工具一锤一钎地在悬崖上开凿。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每天哪怕只修一米,20年也能修完。”正是这份坚持,让村民们一干就是七年。

“困难的时候,我们连买炸药的钱都没有。”毛相林说,“但为了子孙后代能过上好日子,再苦再难也要干下去。”2004年4月,下庄人凭借着决心和毅力,在陡峭的崖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下庄从此与外界相连。

天路带来新希望 乡村振兴谱新篇

路通了,下庄村的发展也驶上了快车道。外面的游客来到下庄,看天路风景,听下庄故事。实践团在走访中看到,村里建起了党校,建起了食堂,红色旅游新业态欣欣向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回到下庄村建设家乡,办起了民宿和农家乐。毛相林还动员村民发展种植业。村里现在能种西瓜、种纽荷尔脐橙,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收获的果实通过这条天路源源不断运往山外,每年带来上百万的收入。毛相林笑着说,“去年,下庄村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0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到22000元。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好。”

殷殷嘱托记心间 接续奋斗向未来

2021年,毛相林先后获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毛相林第一个上台,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奖章和证书。

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我要把下庄村建设好,发展好。”毛相林说,“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如今,67岁的毛相林依旧奋斗在基层,在愚公讲堂讲“下庄精神”,走访村民督促房屋改造,带领村民发展“三色经济”。毛相林还带头出资成立了毛相林基金会,资助因修路牺牲村民的家属,奖励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我最看重下一代,要让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毛相林说。尽管去年做了手术,但村民们仍然希望他继续带领大家奋斗。

青春力量注活力 童心种下新希望

当天下午,实践团在下庄小学开展支教活动。队员们带领孩子们制作中药香囊,教授植物种植知识,制作绿植小盆景。小朋友们认真地把种子埋进土里,细心地浇水,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这颗种子就像你们下庄村的未来,只要用心培育,就一定能茁壮成长。”实践团队员任玥橙对小朋友们说。临走时,孩子们给种下的植物取名为“希望之苗”。

站在新修的通村公路上回望,悬崖上的那条老路依然清晰可见。它见证了一代下庄人的奋斗,也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要将下庄精神带回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初审:陈虹彤

复审:许淑雅  谭泽轩

终审: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