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学术看板 > 正文

学术看板

潘二如:写景造境:山水画与风景园林

来源: 日期:2023-05-22点击:

5月15日下午,风景园林学术讲座“写景造境:山水画与风景园林”于33教406隆重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画家、书法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驻校艺术家潘二如老师作为主讲人,左赛男老师作为对谈嘉宾。讲座由周建华副院长主持,风景园林系副主任刘家琳及相关师生100余人参加讲座。

潘二如老师讲座会场

讲座上,潘二如老师梳理了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解析了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异同,总结了中国画的精髓与灵魂,探寻了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山水画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特征。潘老师选取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代表作进行详细解析,如《洛神赋图卷》“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早期山水画特点;《游春图》“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唐代山水画特点,及其作为第一张成熟的山水画,开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的重要贡献;《山溪待渡图》“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的五代山水画特点,及其勾染和皴法的表现技法特点;《千里江山图》“构图周密,色彩绚丽,用笔精细”的北宋青绿山水画特点等。潘老师通过解析唐、宋、元、明、清及近代中国山水画的演变与发展,总结不同时代的画风及其与风景园林的渊源关系,进而诠释中国山水画与风景遗产的价值关联。


左赛男老师与潘二如老师对谈

   对谈环节,左赛男老师首先对潘二如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她表示本次讲座的内容系统全面,对中国历代山水画尤其是宋代山水的特点剖析深刻。接着左老师就宋代山水画中的典型特点及其笔法特征进行了阐述,并与潘老师进行了开放式对谈,就“看画作、明画理、通画论、求画意”的创作过程展开讨论。左老师认为“倾注其中,逍遥于外,绘画如此,造园亦如此”。潘老师认为,创作要经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

   问答环节,同学们表示本次聆听令大家收获颇丰,但就画的两种境界:“写”和“画”中的“写”较为费解。潘老师和左老师分别从各自视角给予了详细解答,并阐释“画”是描绘,“写”是表现,绘画艺术离不开“写”和“画”。

与会代表教师合影留念

周建华副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指出,学科融合背景下,风景园林及园林专业的研究生应当打破固有思维,多方位汲取相关学科的理论精华与实践经验,从而提升综合素养,更好的服务国家,回馈社会。